见证西安非凡历史之门
在西安的南城墙上,从西至东共有六座大门,含光门是位于最西侧的一座城门。
“含光”一词的来历
对于西安人来说,早已熟悉了“含光门”“含光路”的称呼,那么“含光”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民间传说”含光“一词,源于春秋:有卫人孔周,有三把宝剑,其一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故《易·坤》言:“含万物而化光” “华色含光,体美冶容”。含光之门,取其美意:开城垣之通衢,览终南之翠色;迎八方来宾,纳九州风华。而据西安唐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考证,“含”字在古汉语中意为包容、宽容;“光”则有明亮、宽广、深远之意。而在中国古代,“含光”两字连用时,则有“含弘光大”之意,如华色含光,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将“含光”理解为包容、宽大、兼容之意。
唐皇城礼仪之门、行政之门
追溯含光门的历史,已经有1400多年了。公元582年,隋开皇二年,经过宇文恺、贺娄子干两位设计师的周密设计,一座有84平方公里的城市,破土动工了。作为大兴城皇城一侧的含光门,大致也是在这个时期修建起来的。
在唐代,含光门是一个无人不知的地方。含光门内连接着含光门大街,大街向北直通皇帝所在的宫城。含光门的东北角,也就是含光门大街的东边,就是鸿胪寺和鸿胪客馆,鸿胪寺是当时专门负责管理外交、民族事务的机构,鸿胪客馆则有些相当于今天的钓鱼台国宾馆,唐代所有的外事接待活动都要经过含光门街。试想,开放包容的大唐王朝,常常会迎来来自世界各地,肤色、语言各不相同的使节,将他们进入皇城的必经之门命名为“含光门”,这便体现了唐代的包容、兼容之气。
隋唐含光门还与西市隔街相望。当年各国的官员、丝绸客商就是通过含光门,进入西市,然后再西行到达中亚和西亚。可以说,含光门是丝绸之路在长安城的一个重要节点。隋唐含光门内的西北边,是隋唐长安的社稷坛。社稷坛也称大社、太社,是历代帝王祭祀土神与谷神的祭坛所在,是王朝政权的标志和代称。
迄今所见最完好的隋唐长安城门遗址
唐朝末年,藩镇林立,烽烟四起,长安城在连年的战争中几乎化为灰烬。唐昭宗天祐元年(904)长安城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也失去了国都的地位。驻守这里的韩建放弃了破烂不堪的外郭城和宫城,重修了皇城,作为防守长安的堡垒,史称“新城”。
到了五代时期,长安新城四周共开5道门,其中东西北面各一道门,南边两道门,即偏东的安上门,偏西的含光门。到了宋代,封闭了含光门的西、中门道,仅留东门道作为过道。元明时期,对城墙进行改造,含光门被包裹在城墙内,就此消失了700余年,历经清朝、民国以至解放时,含光门都被完好包裹在西安城墙内。这也是含光门遗址为什么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为完好的隋唐长安城遗址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之前,含光门遗址上西半部一段老城墙倒塌,形成一个豁口,成为市民来往的通道,50年代后,西安修沥青马路,这里成为出入城的南北通道。含光门遗址的中、西门道之间的隔墙,及两端门墩又被破坏了,但门址底部仍然保存了下来。
1986年3月,在含光门考古发掘中,千年之前含光门的原夯土高台,又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含光门虽然不是隋唐皇城南边最中间的门,但是它是现在唯一被发掘的、保留下来的一个城门。
2003年底开始,在西安市政府和文物部门的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城考古队又对含光门遗址进行了清理,在城墙底部发现了一处隋唐皇城过水涵洞遗址。同时对含光门遗址段的城墙断面展开了考古调查。2006年底开始,在含光门遗址、城墙断面,和过水涵洞的基础上,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开建了。作为中国第一座城门遗址博物馆,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已经被纳入“丝绸之路”申遗之列。中亚西亚官员莅临考察,翘指称赞其为保护典范。“含光醇德,为士作程。”
今日的含光门,是开放之门,三大遗址,见证西安非凡的历史;
未来的含光门,是记忆之门,三大陈列,展示城墙古文化。
(责任编辑:李清浅)